位于南京西路216号的大光明电影院是沪上一批老电影院中为数不多留存至今的一家,原为舞场,于1928年改建为影院,时任《申报》副刊《自由谈》主编的周瘦鹃为其取名“大光明”。中间历经风雨,多次更名,最终于1953年由上海市文化局接管,改称大光明电影院,现由上海市电影发行公司管理。
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,进入21世纪后的大光明由于其老旧的环境和落后的设备,渐渐为人们所遗忘,直至2009年3月重装登场,投入1.2亿元、历时一年多的重修改造将大光明恢复了旧时模样,采用老式欧美建筑风格,奶黄色外立面形如波浪中行进的风帆,泛黄灯箱、“GRAND THEATRE”招牌字体、黄色的半透明景观窗都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。影院大厅采用流畅的圆弧曲线设计,屋顶呈现荷花型三层渐叠,装点大理石砌成的各种抽象图案,极为气派。铜制花式扶手和金箔贴片都使大光明影院更为金碧辉煌。上海市政府将它列为近代优秀建筑,也彰显了大光明影院在建筑界的独特地位。
值得一提的是,重修时还设计了一条“影院文化长廊”,通过诸多珍贵老照片和老物件回顾近百年的影院历史,也代表了近百年上海电影发展的历史,无论是观影前等待还是观影结束离场都可以前去走一走,独特的文化历史积淀也是其他影院所没有的,非常适合前去感受一回老上海电影院的情怀。
改造后的大光明电影院形成“1大加5小”的放映格局。面积最大的放映大厅保持了其两层楼的设置,一楼设800多个座位,二楼设500余个,一共可提供约1300个座位。此外,大光明电影院另开出了5个小厅,包括一个VIP厅,为观众提供了更多选择。
大光明电影院曾是中国第一家宽银幕电影院,第一家立体声电影院。如今,改造后的大光明引进了当时影院最新的技术——杜比3D立体数字放映机,形成了胶片、数字共存的放映格局,并于2018年初入选上海首批四星级影院。但是放映效果一般,尤其是最大的放映大厅,由于座位数量过多,实际观影效果并不好,两侧或较远距离体验不佳。
休息厅位于一楼和二楼的放映厅入口前,非常宽敞,配以皮质沙发,比较舒适。工作日前来观影的人很少,整体服务人员态度一般,有种老国企员工的散漫感。影厅内卫生打扫不算细致,座椅上的垃圾清理时有遗漏。一楼二楼均有爆米花汽水等售卖,但选择较少。取票机设置在二楼,对于进入一楼一号厅的消费者而言有些不方便。